胡风的命理 从上古到唐宋明,中国历代汉服的繁荣与辉煌
从上古到唐宋明,中国历代汉服的繁荣与辉煌
从汉服起源之始,中国古代先民即已将敬天礼佛的精神信仰,天人合一的生命观,以及种种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积淀于日常生活的服饰穿戴之中,构筑成了中国汉服文化的丰富内涵。汉服服饰璀璨华美、丰富多彩,更代表了中华民族华丽、优雅、博大的气质。
“汉服”顾名思义,就是汉人的民族服装,人们常称为古代汉服(从三皇五帝到明末)。除御寒蔽体外,汉服也是中华悠久文化的一部分。广袖翩翩,古风悠悠,汉服裁剪简单,每个部件都蕴含着敬天、重德的理念。现在的人不穿了,甚至不知道它,十分可惜。
追溯起汉服起源,据古籍史书中记载,远在三皇五帝时期,先民们以鸟兽毛皮为衣,进而用麻作布。后来黄帝的正妃嫘祖植桑养蚕,教导人民织布做衣。因此,黄帝时代服饰制度日渐形成。
圣人曰:“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天人一朝民,一朝文化,一朝服饰。”
中国古代服饰随着改朝换代而发生变化,不同的朝代反映出不同的文化,从中更体现出不同时期人类被赋予的智慧。
上古时期
在三千七百年前的殷商时期,麻、葛、毛、丝的织造技术已非常发达。服装形制为“上衣下裳”,在衣襟、袖口的地方都有精细的刺绣滚边,腰间束一条宽腰带,腰下还佩有一块上狭下宽的饰物——蔽膝。
礼服上衣多用正色,下裳多用间色。富贵人家大多使用绢、罗、锦、纱、绦等制衣。平民百姓大多穿麻衣,在衣领、衣袖等部位通常镶以厚实的边缘。民间女子所穿服装与男子大致相同。
夏商之后,冠服制度逐步建立。西周礼制度形成,服饰纳入礼制的体系,成为表现礼仪文化的方式之一,冠服制度应运而生。从此,上自天子,下及百姓,穿衣戴帽各守各的规矩,都依照场合与身份穿着服饰。因为身份不同,衣服的颜色、样式都是不同的。
在中国服制中,祭服是最为贵重的一种服饰,专用于各类祭祀活动。例如:天子在最隆重的祭祀典礼上,要穿戴级别最高的十二章纹冕服、头戴冕冠、足衣为赤舄。;
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又出现了一种服装,即上衣和下裳合并为一件长衣,因为被体深邃,称为“深衣”。深衣的特点为:交领右衽,衣长至踝,并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深衣的样式,在领、袖、襟、裾等部位,通常镶以锦边。春秋时代的深衣,大多以本色细麻布为之;战国以后,多用彩帛制作。深衣用途广泛,不分男女尊卑都可以穿,在当时非常流行。
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也统一了制度,包括衣冠服制。服装样式基本沿袭战国时期。
汉代社会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促使生活富足,穿衣的风气也走向华丽。汉代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直裾深衣和曲裾深衣两种。此外,还有袍服。汉代袍服以袒领为主,大多裁成鸡心领,穿时露出里衣,大袖收口为多,自肩部直筒垂至脚踝的长袍,是当时最典型的穿着。领口、袖口都有精美的滚边。
汉代女服仍袭古仪,以深衣为尚。除了领口、袖口镶边,同时还有许多搭配的饰品。例如:皇后祭祖所穿的礼服,除了领、袖以及裙摆都有华丽的镶边,并佩有大绶、小绶以及玉珮作为装饰。
汉代着丝袍女陶俑。
晋南北朝
这一时期老庄、佛道思想成为时尚,“魏晋风度”也表现在当时的服饰文化中。“褒衣博带”是此时期的流行服饰,追求自然随性而轻松的穿着。现实生活,半是铁血狼烟,半是郁郁人文,也算是那时的风格吧!
晋武帝司马炎画像,唐阎立本绘《历代帝王图》,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男子的服装主要是衫,分单、夹两种,袖口宽敞。有些人还喜欢衫领敞开,袒露着胸怀,有种道骨仙风的感觉。
女子服饰则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领袖镶以织锦边缘。下身多穿条纹间色裙,腰系帛带。饰带层层叠叠,显得优雅、飘逸。
北魏前期,屏风漆画《列女古贤图》局部梳十字髻穿杂裾的女子。
北方男子民族服饰中还有“两裆”和“裤褶”。两裆是一种只有胸、背两片的上衣,前裆胸,后裆背,肩部以褡襻连缀,两侧用皮带儿扎结。这种服饰一直到唐、宋以后仍十分流行。裤褶一名起自汉末。汉魏之际,主要在军旅中穿着,后广泛使用于民间,成为普通的便服。
《耕犁图》,魏晋砖画。
长裤在秦、汉以前多用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这种裤子比较紧身,便于骑射。汉代以后中原地区的汉人也穿长裤,南北朝时更加流行。但汉人的裤子比较宽松,尤其是裤腿特别肥大,俗称“大口裤”。和大口裤相配的上衣通常做的比较紧身,叫“褶”,褶和大口裤穿在一起称为“裤褶”。
总体来讲,仍遵循秦、汉旧制。只是当时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影响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衣冠服饰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迁徙,大批少数民族入居中原,生活习俗渐趋融合,因此胡、汉文化得以相互影响。
唐朝
唐朝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在中国史上,更是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的鼎盛朝代,达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最高峰。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书法和工艺美术等,呈现出全面性登峰造极的气象。气魄宏伟、格调昂扬;雍容华贵、温雅有礼的风貌尽展无遗。
唐朝女子肩披帛巾轻柔、裙摆曳地而行、足蹬凤头丝履,体态轻盈有若天仙般的高雅飘逸。脸部妆容,八字眉、蛾翅眉、阔眉;酒晕妆、两颊斜红或点以淡淡的月牙儿妆;眉间装点花钿等等,美不胜收。
这些唐代妇女形象,在许多书画中都看得见。
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
周昉《簪花仕女图》中,唐朝贵妇穿着诃子、大袖衫、拖曳长裙,头发插上摇曳生姿的金步摇及簪花,雍容华贵,举止悠闲;《调琴啜茗图》、张萱《捣练图》(传宋徽宗摹)中的唐朝女子,头上梳起高髻、椎髻或头戴大花冠,着襦裙、肩披帛巾……分别反映唐朝女子日常生活情景与生活情境。
其实古画中穿着诃子、大袖衫、拖曳长裙,多半只流行于宫廷、王公贵族间,并非主流服饰。唐代的女子服饰,大体来看,多半是上下两截式——“襦裙”。襦裙款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至隋代及初唐时期稍有差异。隋唐时期妇女上身穿的襦为小袖式样、下裙则是高系于腋下的“齐胸襦裙”款式;另外,有时也在襦衣外又穿“半臂”的短袖上衣。配以轻薄纱罗制成、印画图纹的披帛,分别披搭在肩上或盘绕于两臂之间,随着手臂摆动而随风飘舞,非常美丽。
宋徽宗摹 唐 张萱《捣练图》,图中女子身着典型唐朝齐胸襦裙。
“红衫窄裹小缬臂,绿袂帖乱细缠腰”,这即是盛唐时期佳丽的典型服装。《捣练图》中,此款搭披帛的女性形象,随处可见;袍、裤一般为男服,带有鲜明的胡风,唐代女子有时候会穿男装、戎衣,别有一番风韵。
相较之下,唐朝男士们的衣着就简单多了。典型的穿着是一件圆领袍衫,头戴襆头。圆领衫,又称为“阑衫”,这种衣服在唐朝很久以前就已出现,只是尚未流行。圆领袍衫虽然在唐朝盛行,但是实际上,在吴越地区以及普通百姓之间,仍以大襟右衽交领汉服为主。
唐人《明皇调马图》卷。
隋唐服饰,从魏晋南北朝以来与各民族的长期文化融合,结合了许多民族的特色,至唐代,又有回纥、吐蕃、南绍等使者带来各地的文化。配饰精美,服饰样式繁多;加以质料考究、染织技术精湛,色彩饱满鲜明,配色华美,五色彰施。大唐服饰,呈现出雍容大方、华丽典雅的气质。
五代时期
五代服饰,基本继承晚唐遗制。《韩熙载夜宴图》(传南唐顾闳中绘)可以看到当时五代时期,文人穿着为交领便服、戴巾子及阑衫;歌伎穿高腰襦裙以及侍女着团花长衫、腰袱、执扇。
五代十国南唐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清吹。
五代男子以袍衫、襆头为主。女子裙已经不像隋唐初时,此时裙的穿法称为“高腰襦裙”,以直领、对襟为多见。
宋朝
宋朝衣冠服饰虽沿袭唐代传统服制,但又独树一帜。当时社会崇尚理学,提倡“存天理,去人欲”;影响所及,在建筑方面,出现了以白墙黑瓦为主的建筑风格,槛枋梁栋皆不施色,保留木料本色;反映在衣冠服饰上,服饰以自然朴雅为主调。
精巧雅致、朴素稳重的“褙子”应运而生。褙子是一种外衣,直领、对襟、长度过膝是其特色。衣袖有宽窄二式,并在左右腋下开衩(也称开契),衩的长度多在两尺以上,在当时是无论贵贱都流行穿着的服饰。
宋朝贵族妇女的礼服是仿周制的大袖衫,是祭祀等重要场合必须穿的礼服,通常配以长裙、霞帔和玉坠子。而一般妇女的服饰,上衣有襦、衫、袄、大袖、半臂、褙子等等,款式多样,冬天穿袄,夏天穿衫。下身仍是穿裙。女裙基本继承晚唐五代遗风,裙子的宽度多在六幅以上。有众多的名目:“石榴裙”、“双蝶裙”、“绣罗裙”、“百叠裙”等等。富贵人家女子还喜欢用郁金香草浸染裙子,穿在身上阵阵飘香,称之为“郁金裙”。腰间用绸带系扎,并有绶环垂下。
《宋宁宗后半身像》(恭圣皇后)。
宋朝翟衣。宋朝贵族妇女礼服,仿自周制大袖衫。是一种祭祀等重要场合必须穿的礼服。
襦裙仍作为妇女的便服,因其式样紧小,便于做事,因而深受妇女的喜爱。衣饰纹样多为自然生动的折枝花以及花鸟纹,其色彩淡雅柔和。
沿袭了大襟交领右衽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样式,头戴襆头。宋朝男子不分尊卑,上至帝王,下至百官,除祭祀典礼、隆重朝会着服冠冕之外,在各种场合都戴襆头,但形制有所变化,从帛巾演变成了一种帽子,成为百官的规定服饰;穿着仍以圆领袍衫为主,并用不同颜色的袍衫来区分官员等级。
宋朝服饰,图中为苏轼像。
另外,男子服饰还有:直裰、襦、裳、鹤氅、袍、衫。一般文人儒生又恢复古代的幅巾,以裹巾为雅,有一种“东坡巾”在当时颇为风行。
宋服色、服饰虽然多沿袭自多姿多采的唐代,但由于宋代文化整体艺术风格,尚简约质朴,服饰韵味淡雅清秀而别具风格。典雅的色调集中体现了宋人的精神文化特质,如所谓“一朝文化,一朝服饰”,唐、宋两朝反映出殊异的文化韵味,正是体现出不同时期人类,所被赋予的智慧。
明代建国伊始即作出废弃蒙元服饰的决定,并根据汉族传统习俗,上采周、汉,下取唐、宋,重新制定冠服制度。其中包括皇帝冕服、常服;后妃礼服、常服;文武百官的朝服、常服及士庶阶层的巾服等等。
这套服制的制定,先后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直到洪武二十六年才基本确定。明朝的服饰可说集汉、唐服饰之大成,而又有独创之处,服饰仪态端庄,气度宏美;当今中国戏曲服装的款式纹彩,也多采自明代服饰。
衣服的胸前及背后各缀一方形补子,图为文官一品仙鹤纹。
明代官吏常服穿着机会最多的是官服,由圆领衫、乌纱帽、革带三部分组成。
明代服饰质料种类繁多,刺绣技术发达。织品上常绣出各种动物、植物和其它图案,取其各种吉祥的寓意。
明朝男子的巾帽有多种样式,在二百多年的历史中,先后出现过数十种款式,尤其以“网巾”、“乌纱帽”、“四方平定巾”及“六合一统帽”最为流行。男子服饰仍以袍衫为尚。
戴六合一统帽的明代男子。
“翼善冠”是明朝皇帝、蕃王、亲王、郡王等常服冠戴,其形式只在尺寸和颜色上有所区别;一般庶民则通用网巾、四方平定巾、六合一统帽。
明太祖朱元璋戴翼善冠的画像。
明代官吏朝服、官服,其衣料、服色、补子、花纹用以区别等级外,一般常服,则凭衣身长短、袖子大小长短区别身份。明代官吏常服穿着机会最多的是官服,由团(圆)领衫、乌纱帽、革带三部分组成。衣服的胸前及背后各缀一方形补子,文官绣飞禽,武官绣走兽。一至九品,以示区别。
各级官员的补子纹样都有明确规定,如:文官一品用仙鹤,二品用锦鸡,三品用孔雀,四品用云雁,五品用白鹇,六品用鹭鸶,七品用㶉,八品用黄鹂,九品用鹌鹑。武官一、二品用狮子,三、四品用虎豹,五品用熊罴,六、七品用彪,八品用犀牛,九品用海马。所用纹饰视身份而异。
在色彩取向上也十分讲究,例如:绯(红)色袍衫为一至四品官阶、青色袍衫为五至七品、绿色袍衫为八至九品官阶。儒士、生员、监生的衣服式样,曰“阑衫”。特点为圆领宽袖,下接裳为横襕、玉色布绢为材、皂(黑)色缘边、皂条软巾垂带。
明代官员各色补服。图为明代《徐显卿宦迹图》之“金台吹敕”。
士庶男子的常服有直裰、道袍、褶子、阳明衣、程子衣等形制。
穿明制深衣的耶稣会会士金尼阁神父。
图中利玛窦身穿中国士人的道袍。
天主教耶稣会意大利籍神父利玛窦死后不久在北京所画像,后由金尼阁神父带回罗马。现保存于罗马的耶稣会总部耶稣教堂。
明代命妇服装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一般妇女服装则仍以襦裙为主,初期妇女的裙子风格多为淡雅。此外,除了一直流传的衫、袄及裙子,还多了几款当时通行的样式:“云肩”、“比甲”、“水田衣”。
明代命妇(授封号的官员母妻)礼服以大袖衫、凤冠、霞帔、褙子等组成。“霞帔”是一种帔子,以狭长的巾帛为之,每条长五尺七寸,宽三寸二分,上绣云凤花卉,着时佩挂于项,由领后绕至胸前,下垂一颗金玉坠子。并以纹样辨别等级。
明代命妇圆领袍。
人们把这种服饰比作美丽的云霞,所以有了霞帔的美名。贵族妇女的常服是长袄长裙。还有一种常服叫作衫子,贵族、士庶均可使用。衫子有多种形制,以团衫最为常用。团衫是一种长衣,交领右衽,衣身宽松,两袖宽博。
普通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云肩、褙子、比甲、水田衣及裙子等。
“比甲”流行于明代中叶,直领对襟,样式很像褙子但没有袖子。“水田衣”是一种以零星织锦料拼接而成的长衣,因整件服装织料色彩相互交错形似水田而得名。它的构思独特,赢得明朝妇女的喜爱。据说在唐代就有用这种方式拼制衣服,王维在诗中也有“裁衣学水田”的描述。
明代初期妇女的裙子以淡雅为主,虽然织绣有纹样,但以隐纹居多。大部分妇女喜欢素雅的裙子,即使施绣也仅限于裙幅下边一、二寸绣以花边,作为压脚。到了明末,裙子的装饰日益讲究,裙幅也有所增加,例如在当时流行一种浅色画裙,称为“月华裙”:裙幅采用十幅,裙腰间施以细褶,每褶各用一色,轻描淡绘,微风吹过,色如月华,绚丽多姿。
袄裙的衣覆盖于裙上,下着马面裙。
另外明代还有一款常与袄搭配的裙,称“马面裙”,其袖多为琵琶形样。当时的朝鲜,也依照明朝的袄裙发展出了自己的民族服装,并演变成现代常见的“韩式袄裙”样式。
「奔流文化·器物」胡风东渐 天水文物古迹中发现的“胡人”形象
丝路孔道·异域风情②
甘肃天水地处陇东黄土高原、陇南山地、陇中盆地三大地理单元的过渡地带,历史上一直是农耕文明和草原游牧文化的交错地带,是丝绸之路关陇段的节点,而早在张骞凿空西域之前,在天水就已经能看到胡人的身影。
(一)
天水区域内目前发现最早的胡人形象源于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
人形铅俑 马家塬墓地出土
马家塬战国墓地有大、中、小型的墓葬59座,部分墓葬带有祭祀坑,以大型墓葬为中心呈半月形分布,总面积3万余平方米。墓葬均为阶梯式墓道竖穴偏洞室墓,大中型墓葬均随葬有装饰精美的车辆,出土的随葬品中有大量的金银器、玻璃器和玻璃态材质的器物。其中的两件金属俑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头戴尖帽。
尖帽铜人 马家塬墓地出土
“尖帽”曾在古代西域境内非常流行,其多以毛毡和兽皮制成,帽顶做成尖状。比如在新疆罗布泊小河遗址中发现的“小河公主”就是一位头戴尖帽的美人。甘肃天水马家塬出土的头戴尖帽胡人俑,也证明这些胡人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就活跃在欧亚草原上,他们多生活在伊犁河、楚河流域,班固在汉书中称其为“塞人”或“塞种胡人”。
(二)
武山拉梢寺大佛
麦积山石窟 第87窟右壁右侧弟子迦叶
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夜梦金人,乃遣使西行求法。永平十年(公元67年),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天竺高僧应邀携带佛像经卷,至洛阳白马寺开始译经,首开佛经东传之先河。
麦积山石窟 第154窟前壁左侧力士
《高僧传》载,摄摩腾、竺法兰、安清、支楼迦谶等13位高僧在华译经。魏晋南北朝时期入华译经的著名胡僧就有130多位,凉州成为全国重要的译经场,著名佛教高僧昙无谶、浮陀跋摩等于此译经。
麦积山石窟 第2窟正壁左侧昆仑奴
作为凉州刺史治所在地天水(东汉初治陇县即今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汉灵帝时迁置冀县即今甘谷县),想必不仅有胡僧往来,也有众多胡僧在此修行。尤其出自天水的苻坚、姚苌都笃信佛教,他们无疑为关陇佛教兴盛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载,苻坚曾为了迎请鸠摩罗什,不惜动用七万大军远征。而鸠摩罗什也在天水留下了印迹——传说武山拉梢寺就是因其“运鬼斧神工,拉树梢成山,因名”。
麦积山石窟 第43窟前廊左侧的力士
如今这些胡僧都已被隐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其身影在石窟造像中还依稀可见。武山拉梢寺大佛丰颐厚唇及生灵佛座的特征明显受到了印度、中亚及西北民族等多元文化影响,麦积山石窟中的部分泥塑正是丝绸之路上胡僧形象的艺术再现。
(三)
麦积区伯阳乾符四年唐墓壁画上的尖帽胡人 头戴黑色幞头,身着褐色圆领宽袖长袍,腰间束带。立眉吊眼,圆鼻大嘴。长鬓角,唇上髭呈八字形,下颌络腮胡须。右手握左手于胸前,侧身面向南侧。人物高大,色彩艳丽。
天水出土胡人乐伎俑,通高32-33厘米,头戴软脚襆头,身着紧袖圆领左衽长袍,腰系緙带,高鼻深目、浓眉大眼,手中分别执横笛、贝蠡、排箫、芦笙、琵琶。
天水麦积区伯阳乾符四年唐墓壁画上的尖帽胡人,头戴黑色幞头,身着褐色圆领。丝绸之路开通后,西域胡商在中国、大夏与康居之间充当转手贸易往来的使者。公元4世纪,粟特商人已经将贸易的触角延伸到河西走廊,形成了最初的贸易网络。粟特人善于经商,据《唐会要》记载, 康国“生子必以蜜食口中, 以胶置手内。欲其成长口尝甘言, 持钱如胶之粘物”。粟特人“习善商贾, 争分铢之利”,即使死后,也要在死者口中含一枚金币。
胡人佣 唐代,秦安县叶家堡出土。俑高38厘米。白陶胎,施红、绿、黑、白色釉。胡人俑头戴软幞头,深目高鼻,鬓须浓重,身穿翻领胡服,双臂弯曲,双手呈勒缰状骑在马鞍上,双目凝视远方,神态威武。马体态雄健,昂首,两耳直立,双目前视,四腿挺拔有力,立于长方形踏板上。
出土于河北的《唐故朝议郎试太子右赞善大夫长沙罗公夫人秦州米氏墓志铭》中生动地记述了西亚米国粟特人“禀那”出使中国后定居秦州的生动实例。除了商业往来,异域风情的乐器也传入中国,对中国古代乐器、音乐制度、民族音乐交流融合也产生了重要作用,在天水出土的贴金彩绘围屏石榻上刻画有很多伎乐图像,并且与之一同出土的还有5件一组的胡人乐伎俑,这是非常典型的胡人乐队组合。
三彩胡人牵马俑 唐代,秦安县叶家堡出土。人高76厘米,马高73厘米。采用陶胎,质较松,施红褐色釉。胡人双目圆睁,两撇八字胡高高翘起,身穿大衣,腰系带作结,下着紧腿裤,足穿靴,站立于方形踏板上。双臂前屈,作牵马状。马首内收,口微张,双耳前立,颈部高起,体态肥壮,四腿直立于长方形踏板上。
公元7世纪中叶至8世纪中期,唐朝致力于经营中亚,在它的统治下丝绸之路贸易空前繁荣。与此同时,唐代奉行宽松的民族政策,“蕃兵”“蕃将”已成为当时重要的军事力量,为人熟知的哥舒翰以及安禄山都是著名的蕃将。1965年,在天水市秦安县叶堡杨家沟平整土地时发现了一个墓群,考古专家先后清理了6座墓葬,这些墓葬几乎均已盗空。其中1号墓上就有两个盗洞,两具人骨也已被严重扰动,墓内其它物品均已盗空,仅出土盗余随葬俑180多件,这些遗物现分别收藏于国家博物馆和甘肃省博物馆,同时,也出土有部分胡人俑。
文·图丨奔流新闻通讯员 刘复兴 记者 荆雯
相关问答
甘肃有六七座隋唐时期大佛,为何只有大象山大佛有胡须?佛教传入我国新疆地区后,由于地缘关系密切,佛教艺术受到犍陀罗地区的影响比较明显。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和阗地区发现的金铜佛造像也有胡须。可见,在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