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锦绣发商贸有限公司

董仲舒命理 盘点中国历代风水名师(之五)——董仲舒,管辂和郭璞

发布时间:2024-11-24 06:11:38

盘点中国历代风水名师(之五)——董仲舒、管辂和郭璞

我们先说一说董仲舒。也许我们知道董仲舒是儒学大家,但是,未必知道他还是一个成就着著的易学大师。在董仲舒之前,儒家只讲阴阳,而董仲舒则是首次把阴阳与五行结合起来并应用于儒家思想的人,他的理论为风水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

董仲舒是广川人(今河北境内)。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为博士官。

(古圣先贤:董仲舒)

董仲舒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之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春秋繁露·基义》)。

董仲舒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有五种状态,对应着金、木、水、火、土,而推动这些状态变化的则是阴阳。

“五向”,即:东、西、南、北、中,与“五常”:仁、义、礼、智、信,以及五个相继的朝代的施政方法,都出于五行。

昼夜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仁政与严刑,朝代的循环,都是阴阳在推动。他认为,“阴阳”之道的关键是阳为尊、阴为卑;“天道”表现在社会上,即为:君尊臣卑、父尊子卑、夫尊妇卑,或者说成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他认为,“三纲”与“五常”,就是符合“天道的人类社会道德原则。

这段话中,不仅阐述了阴阳理论,也宣扬了男尊女卑的思想。董仲舒在阴阳、五行学说上对易学是个巨大的推动与发展,他的“三纲五常”的理论也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人类社会。

我们再说说管辂。管辂,三国时期魏国人,历史上著名的“术士”,被后世“卜卦观相”的人奉为祖师。传说他从小就喜欢仰视星辰,游戏玩耍时,便在地上画星相图,人们都认为他是个奇才。成年之后,他精通《周易》风水和占相,成为远近闻名的术士;

(三国第一预言家:管辂)

不过,传说他容貌丑陋,不讲礼仪,嗜好饮酒,言谈无常,众人喜欢他却并不尊敬他。据说,他能预知人的命理,因此曾被曹操召见,预言蜀国的战局。他有许多著作,《周易通灵诀》《破躁经》《占箕》等,是后人研究风水的宝贵资料。

我们来介绍第三位易学大家——郭璞。郭璞是东晋著名的学者、训诂学家、术数大师和游仙诗祖师。他热衷于研究古文字,曾注释过《周易》《尔雅》《山海经》《穆天子传》《方言》和《楚辞》等古籍,现在的《辞海》或《辞源》上还可以看到他的注释。

(风水祖师:郭璞)

郭璞除家传易学外,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理论,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会各种奇奇怪怪的占卜预测术的人),传说他就很擅长诸多奇异的方术。

郭璞集历代中国风水之大成,废除了八宅风水术,撰写了具有古代科学思想的《葬书》《玉照定真经》等书,奠定了中国风水“葬乘生气”的理论基础,使其成为风水名家,受后世风水界的推崇,被尊称为东晋后历代中国风水的鼻祖。

关注我——文化之海。带你探寻神秘的易学瑰宝,畅游易学知识的海洋。

董仲舒:天人感应理论

像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一样,董仲舒(约前179一前 104)也十分重视儒家的经典《春秋》,然而他自己的著作《春秋繁露》却完全不是一部判别史实的著作,而是一部体现《周易》精神的形上学著作。董仲舒非常好学,据说他专心学问,三年不窥园,他坚守道德理想主义,他经常被引用的一句话是,“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董仲舒是发展汉代儒学特征的重要人物。

尽管汉武帝宣布独尊儒术,但是,道家、阴阳家、墨家、法家、术士、医家、占卜家和其他人都对汉代文化精英的字宙论思想做出了贡献。董仲舒本人是思想融合的受益者,因为他自由地取用了和他同时代的各种思想资源,以建构他自己的世界观。他提出了天人同类的理论,按照这个理论,一年的四季、十二个月、三百六十六天与人体的四肢、十二节(每肢三节)、三百六十六骨是相立的。这是一种有机论的观点,在这种观点下,所有的存在样态都处在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中彼此相互联系。从这套天人同类的形上学 引申出来的道德原则,便是人的行为能够影响字宙。

除了研习儒家主要的价值准则如仁、义、礼、智、信等等,董仲舒还探讨了“五行”,即金、木、水、火、土的涵义和天人相立的神秘之境,以及同类相动的原理。这些探讨使他发展出一种把儒家伦理与自然主义宇宙观结合在一起的精致世界观。董仲舒所做的不仅是从“神学上"为皇帝乃“天子”寻求正当性,他的天人感应理论还为儒家学者判别统治者的行为提供了更高的准则。他的“灾异说"则认为,水旱、地震、彗星、日蚀、月蚀,甚至“妇人生须"这种无害但不寻常的自然现象,都是大有深意的天启,是对统治者举措失当的警告。事实上,董仲舒的灾异说后来成为遏制统治者狂想和暴行的有效手段。董仲舒为儒家知识分子提供了一种富含深远的政治暗示的解释权力。

董仲舒的思想模式反映了热中预言、占卜、命理预测的学术偏好,这在当时是非常盛行的。董仲舒属于“今文经" 学派,这个学派的学者以使用汉代的“今文"重写的经典作为自己议论的基础,十分热衷于探索经典中的“微言大义",并以此左右政治。王莽(公元9至23年在位)篡汉在一定程度上因应了儒家知识分子的普遍要求,因为他们深信天命转移是不可抗拒的。

尽管董仲舒声名远播,但是他的字宙观并没有为汉代儒家学者所普遍接受。一种相异的观点便由“古文经"学派提出来了,这个学派对待儒家经典的态度更加理性,也更重视德性,在西汉政权衰败之前,他们就已站稳脚跟。这种足以与董仲舒抗衡的字宙观以扬雄(约公元前53至公元18 年)的理论为代表。扬雄写了两本书,一本是《法言》,这是一部类似《论语》风格的道德格言集;另一本是《太玄》,这是仿《周易》的风格而精心建构的字宙预测论。“古文经" 学派声称,他们拥有真正的古典经籍,这是在汉代新发现的,且是用先奏的“古文"写成的。在东汉时期(公元25至 220年),古文经学被普遍接受了。由于博士制度和太学在东汉扩大了规模,因此对典籍的研习变得越来越精细。儒学的学术化,就如同基督宗教《圣经》和犹太教《塔木德》的研究一样,已经变得高度专业化,以至于儒学逐渐丧失了作为道德论述的生命力。

不过,儒家伦理继续在政府、学校和一般社会中发挥很大的影响力。直到汉末,每一个受过教育的成年男子实际上都曾浸淫于儒家经典中。孔子作为教育守护神的角色已经牢固确立,所有官学都定期举行祭孔大典。孔庙遍布全国。朝廷年复一年继续尊孔,最后全国两千多个县都修建了供奉孔子的神龛。其结果是,师与天、地、君、亲并列,成为传统中国最受敬重的权威之一 。

尽管孔子被奉若神明,但是孔子作为先师的形象,以及他所树立的学而不倦的个人榜样,却使他成为天下最受尊重的“人"。作为人,以及一个被神化了的人,孔子在中国社会有着极大的象征性权威,但是无论如何,他并没有丧失他的 “人"的属性。即使是被神化的孔子,其显现的作用也在于道德教化上。

相关问答

什么是国学?我国的国学大师都有谁?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

1991年出生属羊天蝎座的男生带什么食物可以辟邪...- 汇财吧专...

[回答]生肖属羊2015年感情运势,经商小心折本,甚至一九开,伏吟的后果为自己对于事物发展的把握上,会不停的给自己造成影响,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断曰。首先,...

是否可以利用《周易》推断出《连山》和《归藏》的内容呢?

读易需有平常心。莫要存了玄幻的念想,或者神机莫测的企望。先平下心来。理论上可以推演出来。但实际上很难,几乎不可能。而且,没有必要。大约是人类的特质。...

是怎样的基因使得我们得以延续中华文明五千年?

儒学乃治世之学。从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更迭过程更是地位显著。至宋明理学、心学的发展,甚至包括日本崛...

“中华文明五千年”是谁第一个提出来的?

提出的依据是什么?中华文明到底能追溯到多久,是以夏都遗址为准吗?

中华五千年文明,有哪些文明被遗忘又有哪些被传承?

儒学乃治世之学。从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更迭过程更是地位显著。至宋明理学、心学的发展,甚至包括日本崛...

中华五千年文明都有些什麼文明?

儒学乃治世之学。从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更迭过程更是地位显著。至宋明理学、心学的发展,甚至包括日本崛...

中华文明五千年,你觉得传承最好的是什么?

儒学乃治世之学。从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更迭过程更是地位显著。至宋明理学、心学的发展,甚至包括日本崛...

展开全部内容